2023年8月20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下简称“水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产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宜兴城市污水概念厂、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承办的第三届环境系统工程暑期学校(The 3rd ESE Summer School)在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正式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各大高校的50位同学参与了本次暑期学校。
开幕式嘉宾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徐明 水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玉涛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开幕式由水分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徐明教授与复旦大学王玉涛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徐明教授对参与本届暑期学校的同学表示了热烈欢迎,然后向同学们分享并介绍了环境系统工程暑期学校创办的历程和时代背景。希望通过本届暑期学校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共性方法和前沿发展方向。随后,王玉涛教授对开幕式到场嘉宾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邀请各位嘉宾依次展开报告。
嘉宾报告
瞿芳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环境工程流动编制项目主任
报告题目:生态环境系统工程基础研究发展
瞿主任从科学基金定位与使命、国家需求与学科发展、生态环境工程发展及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升级四个部分展开介绍。他表示环境系统工程旨在基于“系统的整体视角”、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解决环境领域的复杂问题。未来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汪华林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环境工程与社会学——人才培养点滴思考
汪院长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并剖析环境问题,关注工程发挥的连接社会和环境的纽带作用,并以大气污染物对生命健康的影响为例,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环境系统工程领域中亟需关注的问题。
杨家宽 水分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研究生选题与培养中创新点凝练的思考与体会
杨院长从课题组多年培养学生的经验出发,为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建议:研究生开题报告与选题时,需要回答“为什么要做” “怎么做” “预期有哪些结果”三个问题;同时也务必过外文文献关,针对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时不时拿出来反复读,每次都会有不同发现。最后他以从文献中、从工程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和创新点为例,介绍了如何对课题进行创新凝练。
刘鸿 水分会常务委员,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报告题目:水质系统及研究方法
刘院长首先介绍了水质系统研究的共性问题和研究思路,然后为同学们分享了常见的一阶和二阶水质系统的模拟分析,最后总结了水质系统的成果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方向,以及对系统工程难点的思考。
现场同学认真学习了各位嘉宾的主旨报告并与各位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课程预热与破冰活动
李楠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潜在环境应用
下午,李楠老师详细介绍了环境领域生成式AI——天工AI的开发历程以及实现思路,指出大语言模型可能为科研、产业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以辅助编程、物质流核算、预算表填写为例,生动地介绍了天工AI在科研领域的前沿应用。
最后,举行了本届暑期学校的营员破冰活动。同学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积极互动,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至此,第三届环境系统工程暑期学校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公众号“RCR资源节约与循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