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徐开钦结合日本霞浦湖流域实践,系统介绍了日本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对策及农村污水治理的技术与经验,结合日本水污染和水环境管理历史变迁,讲述日本霞浦湖流域水质保护长期计划;围绕日本农村污水治理净化槽技术,分享其对中国相关实践的启发与思考。
琵琶湖博物馆研究员杨平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介绍日本琵琶湖流域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实践;讲述当地“生活环境主义”的概念,综合治理的理念、政策设计与引导,在治水同时考虑水的综合价值,以恢复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重要治理目标。
清华大学副教授董欣围绕绿色小流域构建分享思考,认为小流域是开展系统治理保护较为合适的单元,目前长江流域有2500多个需要重点治理的小流域;重点分析小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核心、新思路以及所面临的科技挑战,并提出建立流域复杂系统“大模型”体系,是解决上述挑战的可行技术方案。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院华东区域总部副总经理李国卿汇报的主题是“环巢湖典型流域污染特征及面源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以白石天河治理为例,讲述流域治理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流域污染源与污染特征,介绍流域治理措施体系及工程实践情况。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生态环境院环境工程所副所长张宝华介绍了“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水环境治理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思路”,梳理流域治理政策背景,结合多个案例,总结水环境治理项目实践中形成的治水目标、策略、步骤,提出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思路。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院生态环境工程院副总工程师于海兰分享了有关“水环境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结合最小干预、浅水缓流、模拟自然、污水处理概念厂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论证生态学思考中的哲学观、自然观、生态观和系统观。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副院长欧阳威介绍了长江流域面源污染物的入水过程及生态调控,以及围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已经开展的污染调查、监测、核算等、相关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情况。
我们将陆续推出大会各环节报告内容,敬请期待!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