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五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将于2023年5月20-21日在湖北武汉召开。大会以“低碳绿色流域构建”为主题,在行业内再次展开一年一度的顶级智慧交流和政产学研精英聚会。为期两天的大会,将聚焦流域保护治理这一我国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的重大命题,探索科技和管理创新,突破瓶颈、提升效率,为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主旨报告
展现宏观、战略、重大、基础性研究
历届大会在这一重磅环节,均主打“院士”阵容,展现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宏观、战略、重大、基础性的研究内容。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将介绍“西北内陆干旱区人类水事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与智慧管控”,刘文清院士阐述 “水生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进展及应用”,邓铭江院士的报告聚焦“低碳绿色流域构建与大尺度生态调度”;美国工程院院士Glen Daigger以“Transforming Urban Water Managem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riorities”为题,分享城市水管理的国际先进实践和思考;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定明,也将带来分量十足的报告——“智慧赋能 共护一江碧水--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创新实践”。
在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大会还将发布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2023年度第一批团体标准及年度报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与展望》。
本届大会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21号下午的闭幕式,不再只是仪式色彩偏重的程序性环节,而是以两个重磅主旨报告,令与会者“不得不”留到最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中心研究员王桥和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将做精彩报告。
十个专题论坛
全面、立体、深入反映管理、科技需求
◆ “水能耦合的环境前沿科技问题”双论坛
水、能之间相互关系的精准识别和科学调控对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大会特设以“水能耦合的环境前沿科技问题(Environmental Frontiers for Water-Energy Nexus)”为主题的两大国际论坛。论坛将重点围绕水的利用和净化过程中如何消耗最少的能源、如何在水能交互作用过程中实现最少碳排放、在机理和实践中如何实现水-能-碳的最优耦合展开研讨。这些问题不仅是当今环境领域的前沿和热点,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大科学需求,能够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水环境持续改善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现水资源和能源的综合管理,支撑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荷兰皇家科学院及工程院双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Mark van Loosdrecht,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袁志国,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俞汉青,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Eveline Volcke,北京建筑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郝晓地,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David Waite、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哲,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余刚,苏伊士亚洲地区高级副总裁范晓军,上智大学地球环境学研究科教授黄光伟等中外环境领域的顶尖科学家都将带来精彩报告。
◆ 前沿论坛——智慧水系统的突破与颠覆
智慧水系统对保障城市供排水安全、提升水治理效能、加快水生态修复、挖掘水文化价值、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讨城市智慧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维,更好的服务于城市水系统智慧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大会特设“智慧水系统——突破与颠覆”前沿论坛,特邀跨学科领域专家分享人工智能、大数据、环境信息方法学和思维范式的重大进展,并围绕智慧水系统构建亟待发展的前沿方法、工具、颠覆性技术开展研讨。在专家报告之后,专门设置“对话和互动”环节,自由讨论和畅想AI大模型、元宇宙、智慧系统工程、水务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能对水系统产生的重大影响甚至颠覆。
◆ 长江大保护专题论坛——关注排水管网技术创新、城市水环境治理与实践
为进一步发挥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展示交流三峡集团及长江生态环保产业联盟等单位在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的思路方案、技术方法、应用成果等,大会特设长江大保护两大专题论坛,主题分别为“排水管网技术创新”和“城市水环境治理实践”,以期高质量推动大保护科技创新工作,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 流域治理创新论坛——管理与政策、技术与方法、案例与模式
流域治理创新论坛分别设置“管理与政策”、“技术与方法”、“案例与模式”三个专题论坛,以期从不同环节、层面系统探讨流域保护治理系统格局,新形势下绿色流域构建路径,统筹全要素、全流域、全过程治理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为我国流域绿色发展进一步把握规律、改革创新提供支撑。
◆ 低碳工程技术与智能装备论坛
低碳绿色的治理保护理念,有赖于相关工程技术和装备的迭代升级。该论坛将集中反映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和开发、应用方向,包括: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带水管网诊断及维护智能机器人、高坝枢纽高效集运鱼技术、河湖库与排水管渠环保清淤和淤污泥绿色资源利用技术、深度脱氮解决方案及智能化装备在低碳流域构建中的应用等。同时,论坛还将邀请该领域龙头企业代表和新兴学科科研工作者,介绍卫星遥感赋能水环境与水生态监管和治理、低碳供水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及实践、水质系统智能控制及研究方法、垃圾渗滤液运营管理及智慧水务应用技术、零价铁旋流体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等。
◆ 青年论坛——聚焦水生态根本性好转目标
流域面源污染与水生态根本性好转是长江大保护仍然面临的挑战,大会特设青年论坛,围绕“面源污染定量与控制”、“水质改善与水生态好转”等热点议题展开探讨,重点针对面源污染精准定量、溯源解析、控制方法、治理前景等难点,以及水生态根本性好转目标下,“水质改善是否等于水生态好转”,“生态保护与发展之间如何协调“等议题,期望通过邀请领域内的青年学者独抒己见,为疑难问题提供青年思路,激发思考,促进发展,助力流域污染有效控制和流域生态根本性好转。
◆ 思享荟——不设限的创新探索
“思享荟”是大会的特色环节,旨在以创意、灵感火花,激发创新思考的链式反应。此次,7位受邀发言人将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和行业边界,通过10分钟的剧场式短演讲,高密度输出行业最前沿观点,并在报告人之间、观众之间激荡智慧融通的火花。
◆ 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峰会
应广大高校、企业呼吁,为充分发挥创新载体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创新主体协作、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过程优化等方面的探索,构筑技术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产教融合的精准对接平台,以期促进水环境与水生态领域科研院所与企业英才协同创新发展。
本届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简称城科会)携手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承办;中国工程院环境与经济学部、国际水协会、北美华人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学会等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给予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环境集团江苏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联池水务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牛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等也是本届大会战略伙伴。
大会快速报名方式(以下两种方式任选一种):
①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官网(huiyi.urbanwater.org.cn)在线报名;
②通过点击下方“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微信小程序报名;
▼ 大会议程
有任何问题欢迎来询(微信同号)
【报名、开票】张先生 18262230693
【住宿咨询】李女士 18611640993
【大会合作及其他】
董女士 13812563641
胡女士 1502710970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