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四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平行举办四个专题论坛。在北控水务集团承办的“四水融合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专题论坛上,来自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围绕该主题从政策机制、创新探索、价值评价等不同视角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国家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以“流域治理新理念下的生态环境产品价值提升”为主题做了详细分享。王凯军提到,中国的整个流域体系的治理正在向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方向延伸。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的经验,王凯军建议围绕长江经济带、黄河高质量发展、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开展流域治理新理念下的顶层设计,通过力量整合,形成基于绿色生态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战略,助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主任赵云皓分享了“基于EOD试点实践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研究”。赵云皓认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和变现难”等难点,EOD项目能够实现资源多方位、多渠道转化,推动难点破解。结合相关案例,赵云皓提出坚持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关联产业开发组合模式,充分运用投融资机制,运用EOD推动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培育第四产业。
绿色发展基金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纪鑫华介绍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相关支持和探索”。纪鑫华从投资机构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基本情况,以及基金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关思考,结合相关政策意见,介绍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项目选择上的六大关注要点。
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进锋分享了“膜科技在水资源综合解决方案中应用”。包进锋系统回顾了近年来膜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通过一系列工程应用示例,梳理膜科技在水资源综合解决方案中的优势,指出相关技术的应用对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经济价值、提升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产品部分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冒建华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行业机遇、挑战与路径”做了详细分享。冒建华基于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考以及北控水务集团在生态文明发展趋势下的转型升级需求,明确了当前水处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通过政府主导与企业驱动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六大机制,指出片区小循环模式驱动乏力,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两化融合需政府在政策导向、体制机制、价值评估认定、交易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主导,以及企业在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模式探索等方面的有效驱动,通过生态银行将生态产品变成标准产品,生态大循环模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必然路径。
(现场报告节选)
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即将发布的《2022(第四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报告汇编》
剪辑:点睛文化传媒
审核:陈湘静
发布:胡雅俐